第A6版: 上一版3  4下一版
 
版面导航

第A1版

第A2版

第A3版
 
标题导航
返回首页 |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
2023年5月26日 星期
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
翠屏区 融合街区优势 焕新老旧小区

本报讯(周蓉)笔者近日从翠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,在4月25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的《关于印发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做法(第一批)的通知》中,翠屏区丝绸街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典型经验做法——“融合街区优势,焕新老旧小区”被采用并宣传。

翠屏区丝绸街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针对老旧小区规划建设老旧、居民自治动力不足、配套设施不完善、片区内部治理服务功能严重缺失等问题,从五个方面精准发力,切实改善人居环境,提升幸福指数。

精准片区联动,重塑居民归属感。翠屏区充分发挥居民主人公意识,票选出“丝绸小巷”为改造主题,打造文化共联小区;将不成建制的老旧小区联合成片、化零为整,实现区域配置共建共用,统筹设施共建;厘清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改造内容,配齐和优化片区周边医疗卫生、教育养老、休闲健身等公共服务资源,融合服务共享。

精细文化植入,赋能传承新鲜感。“丝绸小巷”改造融入宜宾名酒文化、市井文化、古城文化、大江文化、院落文化等传统文化,以现代中式风格为主,辅以差异化主题分区,表现不同城市记忆。例如丝绸街、东楼街、武庙街等位于明清风格建筑群上的老旧小区,改造中延续文韵典雅的风格,串珠成链,传承戎州人文历史,探索文旅融合“风格化打造”新实践。

精巧街区盘活,提振复苏获得感。“丝绸小巷”改造结合周边项目,共同带动老城区经济复苏。如串联宜宾2200年历史的合江门街道辖区文脉大道建设项目,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同步、同风格实施冠英古街至酒之源广场之间的房屋临街面立面整治、给排水改造、道路铺装、景观提升等工程,“丝绸小巷”改“里子”,“文脉大道”改“面子”,衔接贯通、相辅相成,与东街夜间经济同频共振,让烟火气引领老城人文特色经济乘势复苏。

精致“一区一荟”打造,激发共建荣誉感。“丝绸小巷”改造“居民自己的小区”,坚持亲民化路线、全过程民主。由街道、社区发起的“我为小区命名”征集活动,广泛收集居民意见,为每个小区“提门头、作对联”。最终,5个小区分别由原门牌号命名重新题名为:丝香苑、丝韵苑、丝祥苑、丝锦苑、丝绸苑。

精心长效治理,强化共管参与感。由街道党工委统筹、社区党委整合成立丝绸片区功能型党支部,建立定期议事机制,有效疏解服务矛盾。同时,该片区创新共管主体,引入社区公司——宜宾市微帮匠社区服务有限公司,创建“网格员之家”,彰显基层治理人文关怀。

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
2008-2009(C)CopyRight WWW.JJ831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书面授权,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新闻热线:0831-2329278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单位备案号5115000216
蜀ICP备15034879号  川新备08-120013  宜工商备字[2009]4号
主办:宜宾日报社 地址:宜宾市长江大道中段27号 邮编:6440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