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李敏
近年来,高县紧扣“宜宾城市后花园”发展定位,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,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,推动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,大力发展休闲农业、生态康养、农村电商,高水平打造一批美丽休闲乡村,农文旅融合发展效益初显。
挖掘地方产品特色,助推产业高度融合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是农业要担起大梁,而“特色”则是助推产业深度、广度融合发展的关键。高县积极实施农业产品品牌战略,着力打造如“荣礼跳跳葡萄”“胜天流米李”等品牌农产品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在农产品的生产、加工过程上形成标准和规程,逐步形成行业典范,真正做到从“一村一品”向“一县精品”甚至“一省绝品”发展;以现有农作物为主要产业,谋划扩种其他淡季替代农产品,通过市场需求反作用于农业产业改造升级;进一步丰富旅游项目,植入更多体验场景,体现差异性、提高互动性,通过配套休闲垂钓、农耕体验、田园采摘、民俗体验等高参与性活动,向“田园农业旅游+N”的多模式融合发展,包装红岩山“凤栖谷·观光农业体验园”等田园综合体,进一步统筹县内旅游资源,打造精品旅游路线,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。
发挥历史名人效应,让红色资源“实力圈粉”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载体,农文旅融合发展要借助文化“软实力”,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。高县是革命烈士李硕勋、文坛巨匠阳翰笙、红军高级将领张锡龙的故乡,是南丝绸之路“五尺道”的必经地,境内历史文化厚重。可邀请专业的团队策划拍摄制作红色影视剧,通过央视、川台等播放,充分挖掘红色资源,讲好高县故事,助力文旅可持续发展。
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要素保障。通过加大经费保障力度,着力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中涉及的交通、邮电、供水供电、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。对于旅游业为主的点位,依据“食住行游购娱”旅游六要素,满足游客需求,如道路拓宽、路标建设、停车场规划、公共卫生间改造等。对于农业发展为主的点位,着力改善沿线居民出行及运输条件,为农产品销售运输和旅游开路,解决道路交通、垃圾处理、村容美化整洁等方面的短板。通过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,全面激活景区旅游资源。对李硕勋纪念馆、李硕勋故居、阳翰笙故居、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、庆符和文江烈士陵园等进行系统规划,完善场馆设备等硬件设施,提升讲解服务等软件质量,添置体验、住宿、休闲、餐饮、休息等场馆系列配套设施,提升高县作为革命老区的承载能力和接待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