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A3版: 上一版3  4下一版
 
版面导航

第A1版

第A2版

第A3版
 
标题导航
返回首页 |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
2023年5月26日 星期
3 上一篇  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
聚焦“小切口”撬动基层治理“大民生”

□刘婧

“劳动者温馨港湾”、共享朋友圈、社区保育托养、“一老一小”关爱巡访、“童伴之家”……从“管理”走向“治理”,从“单一”走向“多样”,从“独角戏”走向“大合唱”,实践证明,要不断深化聚焦“小切口”,才能进一步切实撬动基层治理“大民生”。

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,基层强则国家强,基层安则天下安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,“完善社会治理体系”这一部分多次提到“基层”这个关键词,强调要“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状态”。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任务、新要求,解锁基层治理的“正确打开方式”,尤其是要注意始终坚持民心所向,着眼百姓“微需求”,立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件件难事、实事,用心用情写好民生“大文章”,让群众的呼声听得见、群众的建议提得出、群众的事情办得好。

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,让党的政策在基层“一贯到底”。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体系中的“主心骨”。要结合自身实际,理清思路,找准重点,将社区党建、物业服务、在职党员进社区等工作纳入城市社区党建格局,将解决群众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准,真正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方方面面,将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引领,筑牢为民服务“连心桥”。政之所要,在乎民心,要把基层治理聚焦到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易感知、能受益的桩桩实事上来,必须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坐标,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,努力探索群众所需与基层治理的连接点、平衡点。要注意方式方法,积极建立民意征集、定期协商、监督反馈等互通模式,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调动群众的参与性、投入性,推动基层治理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畅通。

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,我们要始终牢记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,做到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”,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,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中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真正打造凝聚群众、平安和谐的民心阵地。

3 上一篇  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
2008-2009(C)CopyRight WWW.JJ831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书面授权,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新闻热线:0831-2329278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单位备案号5115000216
蜀ICP备15034879号  川新备08-120013  宜工商备字[2009]4号
主办:宜宾日报社 地址:宜宾市长江大道中段27号 邮编:644002